外加剂对泡沫混凝土有哪些影响?泡沫混凝土vs气凝胶无机保温墙体优劣势?

  近年来,泡沫混凝土在国内应用有了较快发展,但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墙体仍存在一系列问题,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外加剂对泡沫混凝土有哪些影响?泡沫混凝土vs气凝胶无机保温墙体优劣势?

2345截图20181118201221.png

  外加剂对泡沫混凝土有哪些影响?

  外加剂有两种,一种是发泡剂,另一种是固化剂。根据自制发泡剂泡沫粒径可自如调整的特性,在使用时对该制剂进行雾化稀释,其作用就是控制微孔的粒径与分布的均匀性,最终使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微孔均匀度更好,孔径更加细小均匀(孔径小于1mm)。

  经稀释后的泡沫与料浆共同搅拌,制成轻质混凝土微孔料浆。该料浆中孔隙率占泡沫混凝土总体积的70%。料浆中泡沫之间由水膜封闭,互不连通,改善了传统混凝土中高吸水率问题,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抗冻性、抗渗性。对粉煤灰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。

  浇筑成型阶段的料浆具有自流平,七孔结构良好,可顺利进入模具,并很快稠化成型的特点。保证膨胀的稳定性,提高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强度。

  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、保温、隔热、隔音等优异性能,且生产投资少、可大量利用工业废渣,其应用对建筑节能及环保有重要意义,故将逐渐取代混泥土施工。据以往研究,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,水泥用量不断减少,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大幅下降。但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活性,在碱性环境下,随着混凝土龄期增长,高掺量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明显增加。此外,大掺量粉煤灰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有害孔径的数量,提高了浆体结构的密实程度,有利于后期强度增加。

  :诸如泡沫混凝土强度较低,不适宜作为承重墙材;预制砌块增加了工序和工程成本;泡沫混凝土干缩以及因干湿循环和结构疏松引起的开裂,由于受到浇注高度影响出现的塌模、易碳化等问题,严重制约了泡沫混凝土的广泛应用。

  为研究泡沫混凝土现浇墙体存在的塌模开裂问题,以普通硅酸盐水泥、粉煤灰和自制复合发泡剂为主要原料,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外加剂( 外加剂有两种,一种是发泡剂,另一种是固化剂。根据自制发泡剂泡沫粒径可自如调整的特性,在使用时对该制剂进行雾化稀释,其作用就是控制微孔的粒径与分布的均匀性,最终使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微孔均匀度更好,孔径更加细小均匀(孔径小于1mm)。经稀释后的泡沫与料浆共同搅拌,制成轻质混凝土微孔料浆。该料浆中孔隙率占泡沫混凝土总体积的70%。料浆中泡沫之间由水膜封闭,互不连通,改善了传统混泥土工业地坪中的混凝土中高吸水率问题,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抗冻性、抗渗性。对粉煤灰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。浇筑成型阶段的料浆具有自流平,七孔结构良好,可顺利进入模具,并很快稠化成型的特点。保证膨胀的稳定性,提高泡沫混凝土砌块的强度。)对泡沫混凝土强度、凝结时间及工作性等方面的影响,以及大掺量粉煤灰和外加剂的耦合作用,较好地解决了泡沫混凝土在现浇墙体中出现的易塌模、易开裂等问题。

  试验原材料及方法

  原材料

  水泥:拉法基P·O32.5级;粉煤灰(FA):Ⅲ级粉煤灰;外加剂A: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;外加剂B:聚丙烯(PP)纤维;外加剂C:速凝剂(主要成分为铝酸钠);外加剂D:稳泡剂(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醚);自主研制的复合发泡剂(主要成分为十二烷基磺酸钠)。

2345截图20181118194213.png

  泡沫混凝土vs气凝胶无机保温墙体优劣势

  泡沫混凝土:泡沫混凝土是经过混凝土发泡而成的一种无机保温材料。

  点评: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化工(如反应釜、管道、储罐容器、制冷制热设施的保温),建筑(如屋顶和内墙的隔热、隔音),民用(如锅炉、暖气管道的保温),冶金(如钢包的保温),科研等诸多领域。

  优势:具有原料易得、制作工艺简单、价格便宜、施工方便、物化性能稳定、低毒或无毒、生产或使用对环境无污染、不燃、耐高温、收缩率低、不开裂、不鼓泡、固化速度快、耐压强度大等优良性质。该系列保温材料除具有保温性能外,还兼有隔热、防火、隔音等性能。此外,它维修方便,并可重复使用。

  劣势:导热系数偏高,保温性能差,且容重高,承重性能不及其他墙体保温材料。

  气凝胶:气凝胶是一种固体物质形态,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之一。目前最轻的硅气凝胶仅有3毫克每立方厘米,比空气重3倍,所以也被叫做“冻结的烟”或“蓝烟”

  点评:作为超级隔热材料,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、建筑等领域。

  优势:具有极低的热导率,常温下可以低至0.013W/(m·K),并且耐高温600℃~1000℃。材料本身为纯无机物,遇高温不分解。

  劣势:由于气凝胶昂贵的制备成本、材料本身难以克服的低强度、高脆性等缺点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瓶颈。


友情链接
Copyright 2017 众工在线[去施工](www.qushigong.com) 合肥猛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@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1014515号-3